大家好,我是彭凯平。韧性是什么?韧性如何提升?今天我将从科学、心理学的角度,讲一讲我们韧性提升的一些科学方法。
哈佛大学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家,也是我的师叔。他的名字叫丹·吉尔伯特。他在2005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很有趣的试验,就是给很多人发一个 BP 机,然后问他们,当你觉得难受的时候、别扭的时候,你是怎么去做的?有什么样的方法让你能够战胜这样的痛苦、难受、别扭?结果他发现心态的不同,人们反应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有些人呢,特别的积极主动,去战胜生活中遇到的挫折、打击、磨难和失落;有的人呢,一击即溃,完全丧失了奋斗的勇气和信心。
决定我们自己能不能持之以恒、坚持到底的,其实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心理学变量,这个变量就叫做心理韧性。所以说韧性是我们人类坚持下来、持之以恒、奋斗终身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宝贵的心理资源。
图片
我们这个时代,其实特别需要心理的韧性。大家知道,我们出现了很多的挫折,很多的麻烦,很多的不如意,人生十有八九都是不如意的。我们的年轻人有就业、有学习,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、爱情、婚姻,所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压力。我们的中年人,上有老、下有小、要奋斗、要成家,要支持全家的生活,也是一种压力。
在这样的一种大环境之下,如何才能保持我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力量,让我们有一种精神能够支撑自己?我们心理学已经发现,就是人在竞争的过程中,特别需要这种心理韧性。
但到底什么是韧性呢?
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刚才大家谈到的、特别熟悉的反弹力,就像一个物体受到压力之后,它能够反弹,复原到正常的状态。有的时候还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抗压力、耐磨力。
我们心理学家发现,除了这些人类的心理韧性之外,我们还有一个最伟大的心理韧性,就叫做创伤后的成长。大家都知道一个概念叫创伤后应激障碍,就是人在挫折、磨难、打击之后一蹶不振,甚至崩溃。
但是我们心理学上发现,其实大部分人靠着自己内心的积极力量,靠着科学的帮助、咨询的鼓励,我们是可以走出这样的阴影,达到我们自己的尽善尽美的一种状态,这个状态我们把它叫做创伤后的成长。所以说心理韧性大家知道了。
图片
我自己在人生过程中,其实也经历过很多挫折、打击、磨难。大家可能不知道,我 2008 年回国,帮助清华大学复建心理学系。那时候有时差,晚上经常睡不着觉,而且工作其实不是特别顺利,因为不了解国内的情况,也没有多少的朋友。一个人,人生地不熟,在这个地方,其实是有很多的挑战的。
作为一个心理学家,我就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,想到了各种方法:
第一种方法,我就告诫自己认知调整,我不是圣人,不是完人,不是全人,不是什么事情都该我做,也不是什么事情我都能做好。特别是我意识到自己有很多的不足,有很多的缺点,放下自己的伪装,放下海归教授那种光环,老老实实地、踏踏实实地向同事学习,向朋友请教,向学生求助,这个时候慢慢的我就发现可以调整。
图片
第二个方法,我也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,开始做一些正念的练习。
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得到自己家人的帮助、支持、理解、谈心,还有朋友们。所以说这样的亲情、友情、爱情也让我慢慢地调整我的心态。
这些事情让我意识到,心理韧性不是一种天生的品质,不是与生具备的一种心理能力,它是一种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探索,不断地实践,不断调整的,特别重要的能力。
图片
在 1920 年的时候,有一个有名的英国哲学家叫做伯特兰·罗素访问中国。游览西湖的时候,在上山的途中他发现尽管山路崎岖、肩挑重担,那些抬着他的中国的挑夫、肩夫居然是面带微笑的。
他非常震撼,我们中国人是不是有一种非常突出的、坚韧不拔的性格?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中国人的韧性非常突出。
但是鲁迅先生知道之后就不以为然。鲁迅先生认为很多中国的挑夫,他的微笑是一种伪装,是某种程度上一种无奈,是在压迫或痛苦面前,自己的一种隐忍和一种放弃。所以他认为这个不是真正的韧性。两个思想上的观点看起来非常的不同,水火不容。
但其实大家仔细想一想,从这一个不同中间,我们可以提炼出两个特别重要的理解。一方面罗素的观点就是代表我们通常对韧性的认识,就是笑对痛苦,来化解这样的一种挑战和压力。另一个方面,鲁迅的批评其实也提醒我们,笑容和表面上的坚强并不一定代表着坚强的心理韧性,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还是我们自己的一种伪装和隐忍。
所以说我们心理学家就知道了,谈韧性,不光是讲我们要面带微笑,其实也提醒我们应该要真诚地面对我们生活中的挑战、痛苦,正视自己的一些问题,才能够产生真正的伟大的心灵力量。
那用什么样的方法,能够帮助大家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,战胜痛苦、挫折和磨难?今天我就给大家几个实用的方法。
第一个方法叫做悦纳自我。就是要欣赏自己,甚至是不完美的自己。我们很多人,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人都有一个毛病,我把它叫做自我批评的冲动: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和反馈,老是让觉得自己需要向别人学习。
图片
这样一种焦虑和自卑,我们现在发现,是我们韧性耗损的特别重要的原因。所以要放下自己的自我焦虑,悦纳自己的优点,欣赏自己,对着镜子笑一笑,每天做一些表扬与自我表扬,这样的一种自我肯定。
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的科学方法,其实就是刚才很多朋友谈到的美好的、积极的人际关系。我们人的大脑可以产生一个特别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,这个递质叫什么?叫催产素。
当我们感到别人的爱、真诚关怀的时候,特别的温暖。所以定期跟朋友在一起,跟家人在一起,多多地参加社交活动,多多去成全别人,帮助别人,你想不到,都可以提升我们的心理韧性。
图片
当然了,我们还可以学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去提高心理韧性。除了观念的改变,自我的接纳,社会的支持和帮助,有一些小小的科学技巧可以帮助我们。
那这几年呢,我一直提倡“八正法”,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,明显出现情绪耗损的时候,可以做一些特别简单的事情,来让自己心情好转,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。
图片
比如说做一些放松的呼吸,慢慢地把气吸进来,你发现一会儿心情就好转。
也可以闻闻香,咱们中文提倡君子佩香,就是这个香的气息,让我们情绪特别容易好转。
也可以做一些自我的关怀,自我的照顾,自我的慈悲:自己给自己做个饭、品个茶、冲杯咖啡。这和别人给我们是完全不同的心理的感受。
当然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运动。
心情不好的时候给自己找个事。做什么不重要,动起来就行。花一点时间,想想今天有没有一些让你特别开心的事情,让你沉浸其中,物我两忘,此时不知是何时,此生不知是何处的,那种澎湃的、酣畅淋漓的、福流的体验。
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克服情绪的耗损,战胜自我的怀疑,激发我们的心理力量,让我们能够走出心理的低谷,创造自己人生的一种坚强的、向上的、永远的韧性。
图片
所以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积极向上的心理韧性的时候,其实我们是可以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充满希望的。
最后我想用苏东坡的《定风波》做个结语,这是我特别喜欢的,特别积极的文人,提出来的特别积极的观点:
莫听穿林打叶声,
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
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
山头斜照却相迎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
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苏东坡遭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,但他始终保持一种坚强的心理的韧性。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,无论是攀登的快乐,还是这个微冷的感受,他都能够从容面对。这种心理的韧性其实就告诉我们,生活中有风雨、有阳光、有微冷、有酣畅,更重要的是保持我们自己内心的平和与坚韧不拔的精神。
祝福大家在2025年保持一种坚强的韧性,新年快乐,谢谢大家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