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访昆山若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!

咨询热线:

139 6242 7896
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请不要再努力去”创造“问题了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昆山若谷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
联系方式:13962427896 (微信同号)     

E-mail:911658170@qq.com

网址:http://www.ksruogu.com

地址:昆山市开发区前进东路898号帝景天成广场8号楼1407室(备注:地铁11号线“顺帆北路”站4号口下来往西30米左右第一幢高楼)    

请不要再努力去”创造“问题了

2025-03-12



这些年,过来找我做心理咨询的学生来访者或成人中,差不多有接近一半都会跟我说他们都有在自己学习心理学。还有少数人电话我后,沟通数句后大概会这么挑战一下:心理学其实很简单的,虽然我不是学习心理学的我是学习社会学的(比如),你们做心理咨询不就是给家长做一些指导吗,什么家庭指导师等证,我都是学过的,都是很简单的东西。

一般来说,来访者或者家长自己学习心理学,是更有利于心理咨询的推进的。不过,我也会发现,有些情况下,适得其反。

简单来说,我会发现有些人学习后不仅没法去改善或者解决问题,还会努力去创造问题,怎么说呢?

比如一个学生抑郁了,后面会发现首先是学习难度上去跟不上了,随着而来的是睡眠问题、同伴问题和亲子沟通问题也比以前突出了,产生了自我怀疑,这个时候如果发现早,那是要鼓励他面对学习困难还是帮助他去分析原生家庭,去找“创伤”等,值得思考的。

咨询中,我经常会看到一些来访者或者家长不断在”创造“和强化了哪些问题呢?比如,他们说自己(或者孩子)就是一个自卑的人,是一个没有学习内驱力的人,是不自律的人,是不受欢迎的人等等。不论是来访者自己学习心理学,还是家长对孩子的语言还是心理咨询师说的话,如果在不断帮助“创造”更大的问题,在贴标签,那真的很糟糕。

就我自己学习和接受个人分析的经验来说,*糟糕的心理咨询师还不是那个可能没有给你提供太多帮助的人(毕竟个案复杂程度,来访者投入等等都不确定的),而是那个不断还在帮你创造问题的人。而学习心理学初衷应该都是希望它为我们生活所用,非常需要避免的是不要把自己绕进心理”问题“里面去了,这样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原来的相对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难度升级了。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。


标签